在之前文章《假如把弱电工程看做是一件艺术品……》中,小编阐述过一个观点:弱电技术方案=艺术品的灵魂,归纳为:技术方案能否最合理地满足使用需求。

谈到技术方案就不得不谈产品选型了。
现在,弱电行业相关的产品厂商、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层见叠出,各厂商产品的细分品类更是琳琅满目。
弱电相关产品厂商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,几乎都使出了洪荒之力,想尽各种办法要把自家的产品应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中去。
如果你是一个弱电(智能化)企业中工程产品选型的决策者,你在产品选型时会考虑到哪些因素作为决策的依据,这些因素所占的权重又是如何分配的呢?

产品选型要素分析
下面罗列出一些产品选型时可能会影响决策的因素,肯定列得不全面,就权当是产品选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论吧。
产品(系统)本身
产品功能、性能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;
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;
产品安装、使用、维护难易程度;
供货周期和质量保证期限;
功能、性能的独特性,所谓的技术控标力;
产品(系统)应用案例。
厂商条件
厂商实力、品牌力和行业口碑;
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能力;
厂商和产品选型决策者的关系;
选择厂商的习惯性,合作的信任度。
价格相关因素
产品性价比;
价价比,即价格透明度、价格保护体系等;
付款条件、账期、发票等。
甲方极力推荐的产品
甲方工程师推荐,但甲方领导可能不知情;
甲方领导直接指定的产品。
……
如果把以上这些因素各分配权重的话,每个因素你会分配多少份额呢?
对于不同厂商,不同产品,你又会对每个权重如何赋值呢?
是不是经常一头雾水,处于混沌状态,需要拍脑门来决策。

产品选型的哲理
在弱电产品选型过程中,从某种意义上讲,或许存在一些哲理。
甲方需求有时是伪命题
技术方案中的设计原则
满足工程需求和获利的关系
在工程产品选型过程中,以下两种境界虽然看似天壤之别,但貌似都有道理,两种境界即有矛盾又有统一:

--- 告竣 ---